文、图/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满元 通讯员张筱云 站在屏幕前按照指示参与一项小游戏,几分钟后就能完成一次“脑健康体检”。当参与者还在互动时,AI医生就已经判断出测试者是否有认知障碍的迹象。 近日,莞城医院引进一款具备先进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功能的高端设备,通过在AI智能设备上“画钟”测试和记忆自测表,进行老年人认知症筛查。 据了解,“画钟法”是一个简单、快速发现早期老年痴呆的测试,准确率可以达到90%以上。具体操作是请老人画一个圆形的钟表。表盘上要有标明时间点的12个数字,钟表上要有时针和分针,指针指向出题者指定的时间,智能系统依据参与者画圆、标数字、画指定时间的情况进行评分,综合各项得分判断出其是否有认知障碍。“画钟法”看似简单,却考查了人的记忆力、理解力、空间结构和执行功能。 值得一提的是,该设备运用人工智能,并结合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专家陈仰昆的筛查方法,对社区老人进行认知症的初步筛查。 同时智能设备还具有康复训练的功能,为老年痴呆症患者提供多种康复训练。患者根据系统提示完成举重任务进行康复训练。此举对老年痴呆症早期介入恢复具有一定改善作用。 缩短就诊等待时间,筛查效率更高 AI智能系统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和算法分析,自动识别测试中的异常征象,辅助医生进行准确诊断。“过去,患者在医院等待影像诊断报告需要1个小时左右,耗时长,流程繁复;现在,AI医生5分钟就可以出具诊断报告,大幅度缩短了就诊等待时间,筛查效率更高,为老人提供全方位、多层次的脑健康服务。”莞城医院体检科负责人梁妙贤说。 这么快,诊断结果准吗?面对AI医生的初筛,或许有患者产生疑问,梁妙贤解释说:“AI医生背后有超强的服务器和算力支撑,根据前期大数据测算AI医生诊断精确度高达90%。患者还通过‘画钟’和记忆自测表两种方式结合测试,AI医生只是出具初步诊断筛查报告,最终诊断结果仍需体检科医生进行复核、签字,并将有认知障碍的患者做好登记,在随访工作中需要更深入的检查。” (责任编辑: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