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场收官演出用雅纳切克为交响乐团而作的狂想曲《塔拉斯·布尔巴》、德沃夏克《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》,打造了一个让乐迷难忘的“捷克之夜”。 余隆表示,他本人非常喜欢雅纳切克的《塔拉斯·布尔巴》,本来闭幕演出安排了马勒作品,考虑到明年是“马勒年”,他最终做出调整,奉上这部萦绕心间三十余年的作品。 雅纳切克被认为是斯美塔那、德沃夏克之后,捷克最重要的作曲家。《塔拉斯·布尔巴》是他的晚年之作,取材于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,讲述了乌克兰地区哥萨克民族意识觉醒时期,与波兰进行的残酷民族血战,在世界舞台上并不常演。 “三十多年前,我还很年轻时就很期待演这部作品。它包含了精彩的戏剧场面,也有很清晰的构架,是一部极具民族主义、英雄主义和父子情怀的作品,其中也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、爱情与背叛的选择,最后,塔拉斯·布尔巴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和重生,这在歌颂英雄主义情怀的今天,非常有现实意义。”余隆说。 吉尔·沙哈姆第一次演《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》是和法国里昂的一支乐团,那时候他已经二十多岁了,“我特别喜欢这首曲子,但我不经常演,乐团演的也不太多,所以观众不是经常能听到。” 吉尔·沙哈姆是上交的老友,双方的合作可以追溯到二三十年前,此番再次合作,他笑说,“只要看看乐手们的表情,就能感受到他们是在用心演奏。这就是音乐应该有的样子。” 演奏风格细腻,音色甜美,多年来,沙哈姆的琴声一直是唱片公司和听众的宠儿。他说,音乐家有点像“演员”,作曲家、编剧、剧作家在创作时都有他们的想法,“演员”必须有能力向观众传递这些想法,并有能力在台上演绎出不同的情感,而他依然在学习如何使用不同的音色,表现出不同的情感。 会拉小提琴协奏曲《梁祝》的外国音乐家不少,但能让中国听众感动的却不多,沙哈姆是其中造诣最深、音色最动人的一个。当晚返场时,沙哈姆特别加演了《梁祝》片段,让观众连呼惊喜。 据了解,当晚准备的200张专辑很快售罄,中国图书进出口(集团)总公司透露,《Gateways》是中图近年来进口数量仅次于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》的音乐专辑。 (责任编辑:) |